核心提示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议”签署的第一年。第四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今明两天将在龙岗区举行。本届论坛共设有主论坛、平行论坛、专题研讨会、专题展览、配套活动等五大板块。其中包括,“可持续城市与社区发展论坛”等13个平行论坛、“2016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政策与行动研讨会”等3个专题研讨会。论坛系列配套活动精彩纷呈,包括首届深圳国际低碳清洁技术展、深圳国际低碳城重点引进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荷兰主题日等六项活动。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山环水润的龙岗区近年充分依托深圳国际低碳城的资源优势,秉承“高端低碳”的发展战略,努力走高端引领、综合开发、智慧发展的路径,打造出一个绿色低碳转型的新样本。“低碳是国家的战略、深圳的使命、龙岗的责任。”龙岗区委书记冯现学表示,龙岗作为深圳落实“东进战略”的主战场,要率先探索如何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提升内生动力,在低碳发展的同时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为落实“东进战略”打造一个“低碳、可持续”的新范本。 以绿色、创新作为城区转型发展新动力,龙岗的探索,为落实“东进战略”指明了前进路径。 1 国际低碳城成为龙岗名牌 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深圳市政府将于6月17日—18日在龙岗区坪地街道举办第四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此前三届的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广泛吸引了国内外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参与,成为深圳绿色低碳发展展示、交流对话和汇聚低碳国际资源的重要平台。 作为本届论坛举办地的深圳国际低碳城,坐落于龙岗区坪地街道,与惠州、东莞接壤,规划总面积53.1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启动区1平方公里,拓展区5平方公里。这里曾经是深圳最落后、最高碳的区域,单位面积GDP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1/5,但能耗和碳排放强度约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倍。自2012年8月规划建设以来,低碳城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中欧城镇化合作伙伴关系项目和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奖励项目,获得了中国国际交流中心与保尔森基金会2014年“可持续发展规划项目奖”,入选首批国家低碳城(镇)试点,并作为深圳市十五个重点发展区域之一,逐渐成为我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示范窗口。 数据显示,这4年来,坪地街道已完成立项的基础设施服务项目共计30个,总投资额约136亿元,同时一批重大设施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四年来,坪地街道地区生产总值从2013年65.45亿元增加到2015年80.49亿元,年均增长11%;工业总产值从2013年182.37亿元增加到2015年227.03亿元,年均增长12%;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了4%。实际上,国际低碳城项目实施以来,坪地街道不仅没有因为低碳城建设和产业转型而导致经济下滑,反而实现了稳定增长。对此,国际低碳城所处的坪西社区负责人感触良多:“过去,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坪西在龙岗算是落后社区。借助国际低碳城建设,坪西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经济实力提升很快,现在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已经进入龙岗区股份合作公司前十。”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变化更大的是城区面貌。穿越国际低碳城的丁山河从臭水沟变成观光点,可谓是坪地人的一大骄傲。“我家附近的断头路教育南路终于通车了,湖田路也变成了沥青路,地铁3号线马上就要修过来了……”坪地居民王先生细数着自家周边的变化,对坪地近两年的发展十分满意。 2 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 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反响,中国第一个碳市场在这里诞生,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先技术蓝天奖在这里发布,国家低碳技术展在这里首次呈现,低碳城论坛已经成为展示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的重要窗口,也成为全球低碳领域探讨前沿话题、分享智慧成果、开展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
龙岗:高端低碳发展加速“东进”进程
第四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今起在龙岗区举行
宜居龙城
魅力丁山河